
被偏誤的日本史: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
日本如何做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? 日本經濟為何得以從廢墟中崛起? 日本動漫何以風靡全世界? 日本茶道到底蘊藏著什麼? 縱觀日本文化演變軌跡,徹底了解頻繁交流的鄰國 從嶄新系統豐富講解日本文化 從文化藝術中洞見國民性:茶道、《源氏物語》、動漫、深夜食堂等,從征服世界的日本文化藝術裡,洞見日本人複雜的文化基因。 極具前瞻眼光的中日對比:房地產泡沫、製造業前景、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等,橫向比較亞洲最大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,從中管窺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密碼。 以日本文明的歷史沿革為縱軸,解讀日本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,居住在日本列島上的民族到底是個怎樣的民族。本書具有縱深和廣度,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,引領讀者以輕鬆閱讀的方式,真正理解日本何以成為今日樣貌? 誠摯推薦(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) 林水福(臺灣石川啄木學會會長、臺灣芥川龍之介學會會長) 胡川安(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) 徐興慶(中國文化大學校長) 蔣豐(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、《日本新華僑報》總編輯) 野島剛(資深媒體人、作家) 把握一個國家不僅要把握它的歷史,更要把握它的文化乃至於文明,同時不能只是一些皮毛知識的把握,而是要透過其知識把握其民族精神的深層與內蘊。因此,從「導向」的角度講,徐靜波教授的《被隱藏的日本史:從上古時代到政治革新》和《被偏誤的日本史: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》值得一讀。--蔣豐(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、《日本新華僑報》總編輯) 作者簡介 徐靜波 出生於上海。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,副理事長。 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關係、中日文化比較。 出版著作有《梁實秋:傳統的復歸》(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)、《東風從西邊吹來--中華文化在日本》(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)、《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-1946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)、《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-1945》(合著,東京岩波書店2014年)、《和食:日本文化的另一種形態》(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)、《解讀日本:古往今來的文明流脈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)、《困惑與感應:近代日本作家的中國圖像1918-1945》(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20年)等十